近期,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伍麟课题组在religions 2020, 11(4), 165发表题为Religious Identity and Public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博士研究生曾胜,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伍麟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重大专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8VZL009)的资助。
亲环境行为是人们使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的行为。亲环境行为分为私欲亲环境行为和公域亲环境行为。譬如垃圾分类投放,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讨论环保问题,采购日常用品时自己带购物篮或购物袋等发生在私人领域的环保行为就属于私域亲环境行为;而公域亲环境行为主要包括为环境保护捐献,积极参加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的环保活动,自费养护树林或绿地等发生在公共领域的环保行为。近年来,已有学者关注到宗教在亲环境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包括私域亲环境行为和公域亲环境行为。但是,宗教身份对公域亲环境行为影响的情景差异和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发现宗教身份对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城乡差异、住房差异和政治参与差异。具体来讲,女性,中老年、城市居民、自有住房人群和有政治参与的人群更愿意践行公域亲环境行为。除此之外,作者发现环境风险感知在宗教身份对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作者指出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文化事实理解宗教的作用。该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了宗教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为深入理解宗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参考。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7-1444/11/4/165?type=check_update&version=2